技术文章

返回

关于吸氢的几个问题,答氢友

点击次数:2683    更新时间:2021-07-05

  最近有一位的留言提出的问题就比较好。这位氢友留言提出了多个问题,这些问题比较具有代表性,虽然过去曾经有过解释,但我仍然进行了整理回答,这里一起推送给大家。
 
  问:市场现在有两类氢气发生器,一类输出氢气氧气,另一类只输出氢气。前者设备的电解使用少量碱液,氢氧不分离,氢氧比例一般是4:6(一般氢氧比例是1:2)。住院病人长期吸氧通常在25ml/min,而氢氧混合机输出氧流量大于25ml/min,连续吸入大流量氧气,安全有益吗?电解液里有碱,输出的气体是否不受影响呢?连续吸入带气化水的气体是有害还是有益?气化水会进入下呼吸道吗?
 
  答:一般长期居家吸氧的氧气流量在1000-2000毫升/分钟,不是25ml/min。所以我认为你对这个问题理解有问题,请重新考虑你的问题。关于你提出的氧气毒性这里补充几句。吸入分压高氧气例如100%的氧气,没有混人空气的情况下,毒性是非常高的,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肺中毒。但是一般的居家吸氧供气量比较小,达不到有毒的程度,不必要担心氧气的毒性。如果使用呼吸机吸入氧气浓度超过70%就会产生氧气毒性,医生对这个有把握,氧疗也会有避免发生毒性的相关规定的。
 
  如果氢气机使用的电解液含有碱液,制造释放的气体中有含有这些成分的可能,但是对人体作用决定于吸入浓度,一般情况下如果浓度很低并不会有问题,除非是设备没有这方面的防护设计,造成高浓度碱液随着气体挥发,会对呼吸道带来潜在危害。申请获得临床使用认证也必须提供这方面的安全证据。气体中含有一定水一般不会影响呼吸道,人日常吸入空气也含有少量水,在南方如上海梅雨季湿度大情况空气水含量可以非常高。临床雾化吸入则是额外补充更多水的的疾病治疗方法。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雾化吸入,关于雾化吸入也有专门的规定要求。吸入气化水(应该是雾化气)一般不会进入下呼吸道,因为下呼吸道的气体都是充分水化,就是说这里的气体中水都是饱和的,吸入空气增加的水一般都会被呼吸道黏膜细胞吸收。当然如果供气管含有大量液体水,不小心吸入有被误吸入呼吸道的情况,这接近我们喝水被呛的情况,使用时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。
 
  问:纯氢发生器,电解液不用碱,只用纯水。吸氢时,输气管占位鼻孔通道,使被吸入的空气减少,连续数小时的吸入空气减少(相对氧不多)需要重视吗?氢气的人体血液饱和度只有0.5mM(单位是0.5立方毫米/每立方毫米吗?),那么,可以用任意流量的氢气发生器,用连续使用时间决定对血液施加作用吗?
 
  这里核心问题:吸入纯氢气会不会造成缺氧?
 
  氢思语过去已经讨论过这个话题。纯氢气吸入会导致氧气相对下降,但是如果氢气的供气速度不太大,对氧气的稀释不厉害,一般只要不超过1000毫升/分钟,不太会导致能产生危害的缺氧。我们去高原、登山或者坐飞机过程,都会有氧气下降的情况,这些情况都会超过吸少量氢气产生的低氧。
 
  氢气溶解度0.6mM,这里的mM是毫摩尔每升,是标准的溶液浓度单位,而且不会引起误解。这种浓度大约相当于每升水中溶解18毫升氢气。
 
  问:大部分应用报告没有氢气使用的环境条件、气源、流量、连续使用时间、使用次数的数据。缺少这些数据,报告内容的确定性和可重复性是有疑问的。收集使用这些数据是重要的。
 
  问题:研究氢气医学效果时,氢气供气量、吸入时间、环境条件等肯定都是重要资料,过去对这些信息不够重视。
 
  答:这些问题确实很有意义。但医学上更关注的是效应,这些涉及到剂量当然也是重要的,一般文献中会有比较详细的介绍,特别是吸入浓度,吸入时间长度,每天吸入次数等。这些在正式发表的论文中都有展示,你可以阅读一些原始论文就发现了。不过氢气医学目前仍然处于早期阶段,大家更关注的是效应是否存在,对效应的细节,如剂量效应关系,相对是次要的问题,相对没有那么重视。
 
  问:成熟可信的氢气作用于人体的数据,是潜水专业,现在实行的深水用气的数据,获得这个数据的实验过程,其有意义的结论或观点,相关的文章,一般人是看不到无从了解的。
 
  问题:如何获得潜水医学中氢气相关研究资料。
 
  答:氢气医学研究也属于历史文献,因为现在氢气在潜水技术上已经被淘汰,主要是技术相对复杂,而氦气资源短缺的问题也不存在了,氢气医学技术的失去了开发的必要性。我曾经多次介绍过这些文献,如果有兴趣可以翻《氢思语》过去内容查看。